24 蔡寄鸥:他写下第一部武汉新闻史

【蔡寄鸥生平】

1889年,生于湖北黄安县蔡家河村(今红安县杏花乡)。原名蔡天宪,又名乙青,号乌台。

1905年,考入武昌两湖总师范学堂。

1910年,经蒋翊武介绍,加入中国同盟会。

1911年,两湖师范毕业,同年参加辛亥革命,并参与筹办《中华民国公报》。

1912年,任武昌《民心报》编辑。同年,又任《汉口民国日报》小说撰述、《震旦民报》编辑、主笔。

1914年,在汉口德隆纸号教馆,替《崇德公报》写小说连载。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,在汉口租界编《汉口日报》,参加讨袁运动。

1916年,任《大汉报》编辑,后兼《正义报》主编、《国民日报》主编。

1929年始,先后自办《光明报》、《水晶宫报》。

1931―1938年,创办《震旦民报》。

1950年,任湖北省文教厅巡教团研究员,写戏剧和曲艺。同年8月到省汉剧团编写剧本。

1953年,调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,研究方志。同年任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。

1954年,因病去逝,终年65岁。

以笔为匕,刺向独裁帝制

“万里长江流九派,烟云划断荆襄界。扁舟试泊武昌矶,俯仰古今成与败。雄图肇自六朝先,两汉分争四百年……”这首32句的《黄鹤楼怀古》慷慨豪放,读者无不叹服作者之才,该诗作者就是时在武昌两湖总师范学堂就读的蔡寄鸥。

在良好家风的熏染下,蔡寄鸥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,以诗词文章驰名,进入两湖师范,文学成绩更居全班之冠。

两湖师范除经、史教授外,其余多是留洋生,尤以留日学生居多,且均为反清同盟会员。在新思潮影响下,蔡寄鸥在校加入同盟会,立下了反对封建专制、追求民主自由的志向。1909年,蔡寄鸥参与了吴樾等图谋炸毙在汉满族官吏之事,事发被通缉。至次年春,才得以返回学校。

1911年10月16日在武昌创刊的鄂军都督府机关报《中华民国公报》

1911年秋,毕业于两湖师范的蔡寄鸥,与在汉同盟会员参与武昌首义。民国鼎立不久,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,实行个人独裁,践踏民主共和。

在反袁救国斗争中,蔡寄鸥以笔为利器,以《震旦民报》为阵地,对袁世凯予以无情的鞭挞。1913年“二次革命”失败,革命党人惨遭捕杀。袁谴密探至汉搜捕,蔡寄鸥被迫避居外地。

不久,蔡寄鸥回到汉口,担任《中报》编辑,终日书写刊发反袁文章。袁政府官员极为恐慌,下令通缉《中报》编辑及负责人。但报社位于日租界,巡捕无权越界抓人。鄂督黎元洪亲下手令:“租界以外不准订阅中报。”报纸发行量因此锐减,无奈停刊。蔡寄鸥又担任《教育杂志社》编辑,仍以隐晦的文字反袁反帝。

不媚权贵,勇于抨击时弊

满腹经纶的蔡寄鸥继承了中国文人敢于谏讽的传统,经常在报上借题发挥,以犀利之笔触,嬉笑怒骂,抨击权贵势要,反对军阀专制。

武昌起义成功,原两湖师范学生、担任起义政治筹备员的牟鸿勋,当上部长,出必骑马,卫兵前呼后拥,见故友也不下马。蔡寄鸥在《民心报》上作诗讥之:“策马扬鞭何所之?相逢不下意何如?布衣安步何高雅,问尔何缘得马骑?”

1912年8月,时任民国临时政府副总统兼鄂督的黎元洪以“妖言摇惑、大逆不道”罪名查封《大江报》,蔡寄鸥在《民心报》发表《哀大江报》一文,戏谑黎元洪“不过一庸常人耳,英雄不出,遂令竖子成名,吾虽爱黎,亦不能为之讳”。黎元洪看后拍案大呼:“何物狂生,敢呼余为竖子耶?”很快,《民心报》被勒令停刊。

黎元洪

蔡寄鸥还以纪实的手法,辛辣的笔调,在《震旦民报》上刊载政治小说《新空城计传奇》,讥嘲黎元洪“捉拿革命抢头功,报答皇家爵俸,赚得银洋万万,修来金屋重重”。黎元洪为之大怒,派人到报馆,要求蔡寄鸥停载,蔡寄鸥正色答道:“言论自由,载在约法。君乌得而干涉之。”来人拿出一张支票,又掏出一把手枪,威诱并施:“君如允我,我即签一万元支票与君,否则试余枪耳。”面对枪口,蔡寄鸥不为所惧,从容回答:“支票非余所屑,枪亦非余所畏,任君行之可也。”威逼利诱无果,黎元洪又派人行刺未遂,最终下令查封《震旦民报》。

袁世凯死后,蔡寄鸥撰写政治小说《坠花楼》,连载于《大汉报》,从袁世凯称帝开场,历述张勋复辟,安福系当国,曹锟贿选,对帝制之迷梦、军阀之跋扈、政客之龌龊进行针砭,被时人誉为“讽时事、正社会之佳作”。

王占元督鄂期间,省城许多报刊被查禁,蔡寄鸥难以卖文为生,一家八口时常断炊,有人劝其投笔从政,他作歌以答:“友人怜我苦,劝我弃笔砚。八口尚嗷嗷,晨炊安可断。新诗吟未成,儿哭箩中饭,名士是何物,花落文章贱。”自讽自嘲,不改其不事权贵的书生本色。

文章报国,敢发独立声音

蔡寄鸥是武汉从事新闻工作时间最长的老报人之一。对于新闻事业,他有着自己的切身认识,他说:“报馆是舆论机关。何谓舆论?就是大众的言论。所以执笔论事要从大家的心理着想。记载消息,要以事实作根据,并且拿理智来判断事实。不可杜撰。不可偏枯。不能溺于私人的情感。不能利用报纸的权威。”

但在党禁、报禁森严的民国时期,报馆不仅是民众的喉舌,也是政府的耳目,尤其是大报,更无时不处于政府官员监督、掌控之下。对于蔡寄鸥来说,他不愿做政府的工具。

1929年,蔡寄鸥开始独立办报,创办了《光明报》、《水晶宫报》,“代表社会而说话,抒下情而通讽谕”。1931年,他自任社长和编辑,使停刊长达15年之久的《震旦民报》再度复刊,日出三大张,发行万份,以“文章报国,言论匡时”自诩。

震旦民报

抗战初期,同乡同窗的董必武来到武汉,与蔡寄鸥谈及国共合作事宜。蔡寄鸥主张:“两党合作,要彼此出乎至诚。结合不以至诚,转瞬又要离异,国家和人民经不起来一次牺牲。”董必武笑道:“话是不错的,你能够在报上主张吗?”蔡寄鸥挺身答道:“我今晚做一篇社论,一定要表明我这个主张。”第二天社论发表于《震旦民报》。董必武读后问蔡寄鸥:“你如此直言,官厅不干涉你吗?”

在民国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,正因为“办大报不能自由”,蔡寄鸥改弦易张自办小报,发出不受官方约束的自由的舆论声音,诠释了他“文章报国,言论匡时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更彰显出他不与官媒同谋的新闻操守和独立人格。

著述等身,心路历程写照

蔡寄鸥一生从事写作,不仅能写政论性文章,而且擅长文言小说,其著述付印成书的小说、戏曲达十多本。这些著作都是他心路历程的写照,既包含着对动荡不定的时局变迁的一己管窥、无限慨叹,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历史变幻中对人生际遇的自我抉择,及对新闻事业的孜孜以求。

民国年间,战乱频仍,国无宁日。1921年6月,王占元在孝感花园下令枪杀老兵一千多人。蔡寄鸥义愤填膺,奋笔疾书,写成《武昌血案》一书,揭露王占元血腥暴行,旋即改成剧本,在汉口、宋埠等地公演,轰动一时。1932年8月,汉口震旦民报社出版蔡寄鸥著的《四十年来闻见录》。该书“多政场轶闻,为他书及报章杂志所不经见者”,行销极广。

《四十年来闻见录》书影

日伪《大楚报》

武汉沦陷后,蔡寄鸥苦心经营的报馆资产损失殆尽。1939年他就任日伪《大楚报》编辑主任,成为汪伪在武汉文化战线上的健将。因与社长意见不一,半年即辞职回家写小说,以辛亥革命与鸦片战争为题材,分别写成《荆江血影》与《梅花桩》,各在伪《大楚报》、《武汉报》上连载。1943年,蔡寄鸥根据自己办报的亲历和见闻,撰写了一部《武汉新闻史》,以秋虫的笔名在伪《两仪》月刊连续发表,“一时社会竞传,洛阳为之纸贵”。

抗战胜利之后,为生计所迫,一度发誓不再办报、不再做文章的蔡寄鸥,不得不重新拿起“早已焚却了案头的笔砚”,为《罗宾汉报》写起“寒不可以为衣,饥不可以为食”的文章了。

武汉解放后,蔡寄鸥创作了歌颂党和人民的《解放曲》、《翻身谣》、《红革调》等集子及《李闯王》剧本、《鄂州血史》专著,在花甲之年迎来又一春。

(王钢)

代表作品

专著

《武汉新闻史》○《鄂州血史》○《四十年来闻见录》○《瀛台梦传奇》

政治小说

《新空城计传奇》○《武昌血案》○《殷汝耕叛变记》○《杜鹃魂》○《豆棚瓜架下》

成就与评价

秋虫,蔡子寄鸥隐名也。从事新闻事业,将四十年,每有论列,悉中肯要。不为利诱,不以威屈,操觚者罔不识秋虫也。近复以历年闻见,著为武汉新闻史,原原本本,如数家珍,皮里春秋,品评恰当,武汉新闻本无史,秋虫独创其例,后之继其事者,必将大有人在。

——陈孝芬(武昌首义参与者)

秋虫兄以报界名宿,本数十余年之经验事实,笔之于书,……其文则突梯滑稽,其情则悱恻缠绵,其志则口诛笔伐,可作文化史读,可作当头棒喝,不第足供地方文献之参证。

——芮道一(民国时期报人)